看电影时有个习惯,喜欢一边游览手机一边盯着屏幕。如果电影好看,就放下手机专心看电影;如果电影不好看,就翻看手机直到产生困意。《校园情圣》,正好介于这两者之间。
《校园情圣》(2020年),原名《The half of it》,又翻译为真心半解,青春未知数。其实叫“真心半解”挺好,《校园情圣》把这片弄俗气了。这是一部校园青春片,由伍思薇执导。剧情讲的是“常威”(邹兆龙)带着女儿艾莉在一个小镇上生活,女儿品学兼优,平日常帮他人代写作业。有一天,遇到男同学保罗,花钱请她代写情书给美女艾斯特,这时,迫于生计的艾莉只好答应。可实际上一切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,3个单纯的年轻人因此走上了一条情感不归路。
影片一开始并不吸引人,几个主角平凡出场,但小镇景色不错。“常威”甩着蹩脚普通话有点像老年痴呆,没有了以往影片里的生龙活虎;而艾莉相貌不出众,整天都是苦瓜脸、中分头;保罗有点二,艾斯特文艺范。看到这里,差点直接弃剧。好在导演聪明,开场几分钟后骑自行车的艾莉就被保罗摔倒在地上。原因上边提过,就是他喜欢艾斯特,但不会写情书,找艾莉帮他代写。这时,剧情才算有点吸引人,手机也被扔到一边。
一般大多数电影里,代写情书都是喜剧开始、喜剧结尾,就算中途有点意外,也无碍傻瓜抱得美妞归。从只罗摔倒艾莉开始,还以为他们两个会是一对。艾莉作为“四眼妹”,性格虽然内向,但品学兼优,喜欢音乐和代写论文,顺便赚点家用;保罗作为橄榄球队员,性格单纯,会做香肠,是个粗枝大叶、想吃天鹅肉却胸无笔墨的二货;艾斯特作为文艺女青年,长得漂亮,人见人爱,心思细腻,身边从不缺男友,但一直神游天外,渴望得到真正的爱情。
书信传情,三个主角碰撞在一起,剧情随之精彩。导演伍思薇是个拍情感领域的高手,她在刻画本片三角关系上手法十分细腻,有技巧。比如艾莉凭借情书居然走进了艾斯特的内心,保罗在追求艾斯特期间迷失了自我,艾斯特表面拒绝、内心却接受了痴情的艾莉,艾莉最后离开了小镇,保罗追逐远去的火车。这一切的悲欢离合,就这样发生在本该安静的小镇之内,人们心中压抑的情感逐渐释放。
影片的后半部分,情感让人觉得压抑。这时才发现艾莉沙哑的声音、忧伤的神情,竟然表现得如此完美。想到了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,那部影片里也有一份压抑的情感,男主也是表面冷漠,存在于心中的死结、再也无法和解的过去和街边的哭诉,一如本片中艾莉看着艾斯特的神情,教堂里的告白和最后的分别。那深情的一吻,终于让人释怀。片中最后,艾莉乘坐火车离去,保罗一路追逐,艾莉转头看着他,身躯微微颤抖,再回首已是泪流满面。
“爱不是恒久忍耐,不是恩慈和谦卑,爱不是要你找到完美的另一半,爱是不断尝试,并且勇于靠近,然后失败。爱是甘愿毁了自己好的画作,以换取最好的那一幅,所以,这真的是你能画出的,最大胆的一笔吗?”艾莉对艾斯特说。所以,艾斯特亲吻了保罗,证明她应该去喜欢男人;而保罗亲吻了艾莉,证明他心里有她;艾莉则亲吻了艾斯特,想让她等她回来;艾莉老爸向保罗讲述了女儿终究还是要离开。爱情、友情、亲情,几个人彼此成就着,一切显得那么的真实而质朴。
就这样,导演把一部本可以落入俗套的电影拍出了新意,并用细腻的情感演绎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。只是青春、校园和爱情,早已不属于我们这些过往的人们。我想,可能每个人的心中都曾有过一个艾莉、保罗或艾斯特吧,也都勇敢地画出过生命中最靓丽的一笔,虽然最后大多错过,却能做到痴心不改,不负青春。
好了,文中最后,希望大家能够放下手机,放松心情,好好欣赏一下这部近期佳作吧!